资讯中心

这里有最新鲜的政策动态、行业资讯,也与你分享我们的点滴进步

Geega关注丨国企数字化转型驶入快车道 构筑一体化数字平台大势所趋

廖才妮 2023-03-13 00:00:00

QQ
QZONE
wechat
weibo
当前,中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,如何加强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,加快建设“数字企业”,推动企业向“智慧企业”迈进,是摆在国有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。2020年8月份,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《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》,就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作出全面部署。根据部署,国有企业要瞄准4个转型方向,分别是产品创新数字化、生产运营智能化、用户服务敏捷化和产业体系生态化。同时要求国有企业打通产业链各环节的互联互通,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,提高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效率。
做好顶层设计 筑牢数字化“地基”
数字化已经成为国家之间、产业之间以及ICT产业发展的分水岭。打造以数字化为核心驱动力的高韧性发展模式,正成为企业决胜高频竞争的法宝、应对不确定性的不二法门,以及评估企业数字化成效的标尺。
但在实践中,面对组织体量大、集团数据量大、业务流程复杂、内外部系统多、业务场景多样多变的大型国有企业,数字化转型又要如何实施呢?《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》中指出,技术、管理、数据、安全是数字化转型的“四个地基”,为确保企业数字化转型顺利推进,各央企积极从这四方面发力。
其中,技术是基础,数字化转型本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发的系统性变革,没有技术,数字化转型就是空谈。管理是要求优化管理模式,适应技术变革。数据是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。安全也是很重要的一块“地基”,如果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中不能防范风险保证信息安全,那么转型发展就起到了负作用。
对此,相关业内人士表示,国企数字化转型,要从夯实基础开始。中大型国有企业往往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基础,但由于组织复杂、业务繁多等原因,信息烟囱、碎片化应用随处可见,想要实现数据同频、跨组织协同、统一工作入口,需要服务商在产品技术层面应以微服务、容器、DevOps等为代表的云原生基础架构,具备扎实的平台底座能力,拥有高性能、多租户、分布式、柔性扩展能力,以及丰富、开放的平台应用生态。因此,国企需要可适配的一体化、通用性平台实现数字化起步,进而再完成数字化自生长。
打造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聚焦“一体化平台”
为加速推进国企数字化转型进程,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为数字化发展保驾护航。
北京市国资委出台《关于市管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将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,加快建设数字国企,鼓励企业搭建基础数字技术支撑平台,推进业务数字化综合集成等,助力数字经济与国有经济深度融合。
在上海,上海市国资委出台《关于推进本市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》,将数据价值释放作为推动国资数字化转型的抓手与着力点。第一大举措就是构建“1+N”数字赋能平台。其中“1”是“云、网、数、安、链、智”技术能力的国资数字整体赋能平台,“N”是交通、制造、商贸等N个行业数字赋能子平台。通过“1+N”数字赋能平台,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。
在广州,广州市国资委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广州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指导意见》。其中提到企业要以产业数字化、数字产业化为转型主线,以“上云用数赋智”为重点突破口,全力打造一个智慧国资系统、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、一批竞争力强的重点数字化产业和企业“三个一”工程。
在数字化时代,商业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,信息化时代的ERP、大型机、存储、计算等传统架构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商业系统的复杂性,面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,传统的技术架构体系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。
重新定义数字化时代,就是要面向特定的需求、场景和角色,去开发新的技术底座、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,从传统的IT架构不断地迁移到基于云、中台、SaaS化的AI、低代码所构建的新的数字基础设施的平台上,更容易适应不确定性变化的需求,以客户运营为导向,实现弹性扩展、敏捷响应、数据共享、业务创新、能力沉淀和持续运营。
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迅猛发展,全球经济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轨期。国有企业需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,主动把握和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趋势,引领和带动我国经济在这轮转型变革中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来源:证劵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