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中心

这里有最新鲜的政策动态、行业资讯,也与你分享我们的点滴进步

能源消耗碳排放大屏:广域铭岛打造工业双碳治理的“数字指挥舱”

广域铭岛 2025-07-10 13:39:03

QQ
QZONE
wechat
weibo

摘要:本文聚焦能源消耗碳排放大屏在工业双碳治理中的核心作用,结合广域铭岛自主研发的Geega工业互联网平台,解析其如何通过“数据采集-智能分析-可视化决策”的全链路技术,实现企业碳排放的实时监控与优化。文章揭示该体系在电解铝、汽车制造等场景中,如何通过大屏精准定位能耗瓶颈,助力企业碳减排效率提升30%、碳盘查成本降低50%,并推动双碳目标从“被动核算”向“主动治理”转型。

一、能源消耗碳排放大屏:工业双碳治理的“数字透镜”

1.1 技术原理与核心价值

能源消耗碳排放大屏通过整合能源数据、碳排放核算模型与可视化技术,构建企业双碳治理的“数字指挥舱”,其技术实现呈现三大特征:

多源数据融合:集成IIoT平台、MESPLC等系统数据,实时采集电力、燃气、蒸汽等能源消耗数据,结合碳排放核算模型转化为碳数据。

三维建模与动态渲染: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三维可视化大屏,X轴为时间维度(日//月),Y轴为能源类型(电//热),Z轴(颜色深浅)为碳排放强度,红色表示高碳排放区域,蓝色表示低碳排放区域。

交互式决策支持:支持大屏钻取分析,用户可通过点击热力图单元格,跳转至设备级能耗详情页,结合AI生成的减排建议,快速制定治理策略。

1.2 工业场景的双碳治理需求

制造业面临碳排放数据不透明、治理成本高等挑战:

高耗能行业:电解铝、钢铁等企业需应对阶梯电价政策,吨铝电耗超标将导致年成本增加数千万元。

汽车产业链:车企需追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,从铝土矿开采到电池生产,碳足迹数据需精准至克级。

区域治理:政府需掌握重点用能企业排放数据,优化产业结构,避免“一刀切”限产。

二、广域铭岛Geega平台的碳排放大屏实践

2.1 平台架构与技术融合

广域铭岛构建了“数据基座-分析引擎-可视化界面”的三层架构,实现碳排放大屏的快速生成与智能分析:

数据基座层(GOS-ODS):

通过分布式消息队列与流处理引擎,实时接入设备传感器、PLCMES12类系统数据,日均处理量超10亿条。

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血缘追溯,确保碳排放核算结果可信度,支撑TCFD披露报告生成。

分析引擎层:

集成机器学习算法(如随机森林),自动识别碳排放关键影响因素(如电解槽电流效率、锅炉燃煤热值)。

构建设备级碳排放模型,结合历史数据预测未来排放趋势,在百矿集团提前3个月预警碳排放超标风险。

可视化界面层:

开发低代码大屏生成工具,支持自定义指标(如碳排强度、碳足迹路径)与样式(三维热力图、碳流地图)。

集成交互功能(如数据钻取、AI建议弹窗),提升决策效率。

2.2 典型案例解析

案例1:百矿集团电解铝碳排放治理

实施路径:

构建电解铝碳排放大屏,X轴为时间,Y轴为生产环节(电解槽/阳极/火电),Z轴为碳排放量。

通过大屏定位高碳排放环节,发现火电厂配煤策略不合理导致碳排放增加,优化后年节降二氧化碳10.7万吨。

应用成效:

吨铝碳排强度从8.5CO/吨铝降至6.2CO/吨铝,达成国家相关标准。

碳盘查成本从50万元/年降至25万元/年,减排建议采纳率提升至90%

案例2:领克汽车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

创新模式:

构建汽车碳足迹大屏,展示从铝土矿开采到电池回收的全链条碳排放数据,支持按车型、供应商筛选。

通过大屏发现某供应商铝板材碳足迹超标,协同优化工艺后碳排放降低15%

效益提升:

碳足迹数据通过TCFD认证,助力领克车型出口欧盟碳关税减免超300万元/年。

碳管理效率提升40%,碳盘查报告生成时间从7天缩短至2小时。

案例3:百色市区域双碳管理平台

技术亮点:

构建区域碳排放热力图,X轴为行政区划,Y轴为行业类型(电解铝/化工/建材),Z轴为碳排放总量。

通过大屏发现某化工园区碳排放集中度高,优化产业结构后区域碳排放强度下降18%

产业价值:

政府碳治理决策效率提升50%,避免非必要限产损失超1亿元。

吸引12家高耗能企业接入平台,形成区域级碳数据共享网络。

2.3 技术创新与行业价值

低代码化与实时性:

将碳排放核算逻辑封装为可视化组件,业务人员可直接配置大屏指标与样式。

通过边缘计算部署分析引擎,在5G网络下实现大屏数据实时刷新,延迟低于20ms

预测性治理与成本优化:

构建设备级碳排放预测模型,结合大屏趋势预警,在百矿集团减少非计划碳超标80%

通过碳足迹优化建议,降低产品碳关税成本,在领克汽车年节约超300万元。

标准化与生态共建:

参与制定《工业互联网平台 碳排放核算规范》等3项国家标准,推动行业数据治理统一。

联合中国信通院建立双碳实验室,输出最佳实践案例库。

三、未来展望:碳排放大屏与AI的深度融合

随着技术演进,能源消耗碳排放大屏将呈现两大趋势:

智能生成与自优化:

引入大语言模型(LLM),实现自然语言描述到大屏的自动生成,降低使用门槛。

基于AI算法动态调整大屏指标与样式,突出关键信息(如自动放大碳排放超标区域)。

数字孪生与碳交易集成:

将碳排放大屏与数字孪生模型结合,实现设备级碳减排策略的虚拟仿真与优化。

构建跨企业碳数据大屏库,通过联邦学习实现行业级碳基准对比与减排建议。

结语

能源消耗碳排放大屏已成为工业双碳治理的“数字指挥舱”,广域铭岛通过Geega平台的实践证明,该技术不仅能实时监控碳排放、精准定位瓶颈,更通过低代码化与AI融合,推动双碳目标从“被动核算”向“主动治理”转型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,碳排放大屏将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,助力制造业迈向更高效、更可持续的新阶段。